近日,在东兰县兰木乡兰木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加工室里,谷子倒入生产区机械口后,经筛选区、色选区等操作流程后,色泽深红的墨米就出现在人们面前。工人们分工协作,有序地将墨米装袋、称量、真空包装、印上生产日期……“广东得力集团刚刚和我们订购1250公斤的墨米,这几天加工完毕就可以发货了。”该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黄金龙说。
在东兰县,流传着“好吃不过兰木米”的民间俗语。兰木米说的就是兰木乡所产的墨米和红粳米等品种。在古时,兰木米曾经被指定为向朝廷专供的贡品,有着“一屋煮饭,三舍飘香”之说。1972年,美国时任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兰木米被指定为“国宴用米”。
作为一个90后的青年,黄金龙在外打拼多年,对家乡米饭的味道情有独钟,特别是香粳米,它红白相间、清香松软、口感细腻,色香味俱全。“如果在外面也能买到家乡的米,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2014年,他萌生了回乡创业推广家乡香米的想法。说干就干!于是,他辞职回家,经过一番努力,于当年7月成立了东兰县兰木米种植专业合作社。
“起初,村民们都觉得我太年轻,不能干成什么事,有些人甚至认为我是回来捣乱的。”提起创业之初,黄金龙感慨万分。不过,最终他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亲人和村民的认可。他通过领办、介入、引导等方式,引导兰木米种植大户、技术能手、村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等加入兰木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并以“免费提供指定种子和农家肥、技术指导、保价回购、统一销售”的方式,改变以往发展产业单家独户、小打小闹、即产即销的旧模式,确保农户种植实现增收。2015年8月,合作社成立了党支部,推行“支部+合作社+产业互助组+贫困户”的党建促脱贫生产发展模式,加快了合作社的发展步伐。
据了解,合作社通过鼓励贫困户以土地、资金入股和优先安排贫困户到合作社就业等方式,广泛吸纳贫困户参与,实现投资、投地、投劳三种方式叠加受益。纳核村砦罡屯的卢爱合是兰木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一名社员,2018年,他家仅销售大米的收入就有1万余元。“农忙时,我还在合作社务工,给农田撒药、施肥,一天工钱120元。”卢爱合说,加入合作社不仅可以促增收,还能照顾家人。目前,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1000余亩建成兰木米种植基地,基地带动101户贫困户种植兰木富硒米300亩。
在每一件产品的包装袋上,都粘贴有一个二维码。“扫一扫就可以查看‘兰木米产品溯源档案’了。”黄金龙介绍,为了能让消费者吃上放心的绿色粮食,他引用了这项技术,通过扫描二维码,受众随时可以查看产品认证、产品检测、产地检测等相关信息。同时,还在田间安装摄像头,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24小时监控田间稻谷情况。此外,对禾苗施肥用药的量及浓度,都进行实时更新。
“为了确保粮食富含硒元素,合作社对流转的土地进行了鉴定。”黄金龙说,富含硒的田地就种植墨米、粳米、籼米等。2018年12月,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该合作社生产的兰木籼米、兰木粳米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2019年2月,该合作社被评为中国质量信用AAA级示范社。
据了解,2018年,该合作社兰木米销售量达17.5万公斤,销售额达735.6万元,实现纯利润300多万元。截至目前,该社共有党员6名,社员500余名。
扫一扫,关注
“广西招商信息发布”微信公众号
查看更多的广西招商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