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首页 > 金城江 > 文章页

闲置土地流转转出“双丰收”

最近,正值新鲜糯玉米上市的时节,在河池镇红沙村下磊屯的集体农田上,甜糯玉米迎来丰收。6名“农事钟点工”正忙碌着在地里摘装玉米……

“种自己的地,赚别人的钱”,说起土地流转的好处,贫困户罗荣达说。“我家有3亩多的土地,从今年起全部流转给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基地种植糯玉米,年流转金一共有1200多元。我又在地里做临时工,每天收入80元左右,月收入2400多元。今年家里预计纯收入1万多元,还不用投入,没有风险。”以前,她自己种地,一亩地一年才五六百元收入,还得投资。

在下磊屯,像罗荣达这样的村民就有28户。“通过土地流转,盘活了村里土地资源,让农户(贫困户)不仅可以得到租金收入,还在家门口就业有工钱挣,同时促进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走出了一条土地增效与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共赢新路子。”该村村委会主任覃海说。

以前,红沙村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去年,该村集体经济依靠每年发放的不到万元的生态公益林补助金,以及上级政府给予的20万元,通过入股分红达到村集体经济增收的目的。今年,该村在镇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探索发展思路,把农村闲置土地通过流转作为促进农村土地增值、农民增收的大事,通过邀请广西农科院专家实地考察,选择下磊屯作为土地流转的示范点来发展推广,以点带面。在此基础上,该村成立了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通过在流转的土地上,春季种植特色玉米、秋季发展优质桂紫薇红薯的种植模式,优化产业结构,增加村集体经济和农户收入。目前,该村已初步建成用地50亩的玉米、红薯基地。

“如今,玉米丰收了,1万多公斤的特色玉米分批上市。由于多方宣传到位,以及玉米本身品种特色甜糯可口,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订单供不应求,给村集体带来约3万元收入。”覃海信心满满地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该村村委会从村民思想观念抓起,彻底摆脱等、靠、要的思想,带领全村群众创新思路,推进特色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让全村经济更上一个台阶。
 
 

扫一扫,关注

“广西招商信息发布”微信公众号

查看更多的广西招商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