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德勤在喂牛。廖光福 韦如代 摄
走到田间割草、家中加工切碎、手扒草料装桶、端桶喂牛、打扫牛舍……近日,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乔善乡乔本村拉项屯,笔者发现一名残疾人依靠他的左手,麻利地割草喂牛。他就是残疾人吴德勤。
“1993年,因一次意外导致右手受伤残疾。”吴德勤介绍,当时,流血断手后,他被送进医院住院。住院1个多月,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不少外债,最终还是没能挽回他的右手,落下了伤残。
作为家庭顶梁柱的他,失去了右手,仅靠一只笨拙的左手,劳动很不方便,今后一家的生活怎么办?吴德勤非常担心,脑海里曾闪过轻生的念头。但想到妻子需要整天在家照顾未满周岁的女儿,谁来养活她们?出院后,吴德勤迅速振作起来,每日艰难锻炼,慢慢学会了用左手耙田犁地、煮饭炒菜、端碗拿筷……逐步恢复以前生产生活的基本能力,靠悉心耕耘仅有的2亩多耕地和到周边打零工,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家庭生活相当困难,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就必须得让小孩通过读书走出大山。”“最困难的是每一年怎么凑齐女儿上大学的高额学费。”吴德勤说,再穷再苦再累,都要教育好孩子,供孩子上学。2010年,他女儿考上大学,儿子读中学,这给本来仅能够勉强过日子的吴德勤一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他只好向亲戚朋友借钱供孩子们读书。
2015年,精准扶贫识别时,吴德勤一家被列为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6年,在乡村和帮扶干部的引导、帮助下,吴德勤顺利得到了3年5万元政府扶贫贴息贷款,开始发展肉牛养殖,增加收入。
“我用2万元改造自家的老房子,建成了60平方米的牛舍,用3万元买了6头小牛,还租用别人的地种了8亩草料。”吴德勤介绍,他虚心学习肉牛饲养技术,和妻子每天起早贪黑,种草、割草、切草、喂养、清理牛粪……精心护理着栏里的牛儿。
肉牛养殖获得成功,2018年,吴德勤养殖的肉牛出栏4头,收入4万多元,加上儿子在外务工的收入,当年顺利脱贫。
吴德勤介绍,通过自繁自养,肉牛养殖规模不断壮大。目前,牛存栏15头,今年可出栏6头,预计收入达6万元左右。
“单手劳动已经习惯了。养牛又是个赚钱的活儿,我觉得没有什么困难呀!”面对未来,吴德勤信心满满,表示将继续学习肉牛养殖技术,给周边群众传授自己的养殖经验,把肉牛养殖产业发展壮大,与乡亲们一起养牛增收,共同走上脱贫致富小康路。
如今,身残志坚的他经常给群众传授肉牛养殖经验,希望带领乡亲们一起养牛增收,共同走上脱贫致富小康路。
扫一扫,关注
“广西招商信息发布”微信公众号
查看更多的广西招商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