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大化:特色养殖创造“黄金产业”

在农村,饲养鸡、鸭、猪、牛等家禽家畜,司空见惯。近几年来,大化瑶族自治县的一些村屯群众却独辟蹊径,通过养蝎子、蛇、竹鼠等物种,在大石山中走出一条特色养殖促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养殖毒蝎,弄京村探索“造血”式扶贫

七百弄乡弄京村是该县脱贫攻坚难度最大的贫困村之一。全村现有496户2036人,其中2016年通过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为131户694人。这里“九分石头一分土”,水资源严重缺乏,自然条件恶劣。

2016年4月,帮扶单位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经过考察研究,决定因地制宜,在弄京村进行“输血”式扶贫的同时,弓|进养殖东亚钳蝎这种“外来毒物”,探索“ 造血”式扶贫。5月至9月,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刷厂出资108万元,在弄京村建成占地面积为1800多平方米的蝎子养殖试验基地。随后,首批100公斤种苗正式进场,同时输送4名农民骨干(其中贫困户3人,村干部1人)到外地学习养蜴技术。另外,聘请首批10位农民(其中贫困户8人)到试验基地参与养殖工作,并按月计发工资。

来自弄井屯的贫困户蒙志耀,时年42岁,上有80多岁双目失明的老母亲,下有6个小孩,自从妻子不辞而别,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压得他快喘不过气来。他就近到养殖基地做工,每月纯收入2000元。11月9日,记者见到蒙志耀,他已如释重负:“现在我还养有50只鸡、1头猪、4头牛,今年预计总收入约6万元,脱贫没问题!”

“蝎子具有较高药用价值,市场需求量大,产业发展前景较好。若利用蝎子配以灵芝、人参等10多味名贵中草药来泡制金蝎酒,其经济效益更高。”驻村第一书记韦东介绍,蝎子养殖基地现有约30万只蝎子,去年该村20户贫困户每户获养蝎分红1200余元。目前,包括弄京村在内的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帮扶的大化6个贫困村,巳人股集资在大化县城城南工业园区买下约40亩地,准备建设金蝎保健酒厂,发展相关产业链,并通过“公司+基地+贫困户+合作社”等模式,进行市场化运作,壮大村集体经济收人,助力脱贫摘帽。

与蛇共舞,加司村创造千万产值“黄金产业”

大化最先发展养蛇产业的是六也乡吞乐屯村民韦方恒及其堂哥韦方泉。兄弟俩先前在外地打工时接触到多家养蛇企业,了解到养蛇前景广阔。2013年, 他们]决定返乡创业。

随后,韦方恒在老家建造蛇房,并购进3000枚水律蛇蛋。韦方泉则在百敢屯以每亩600元租用贫困户的3亩土地,加上妻子家的1亩多土地建造蛇房,购进1000枚水律蛇蛋,进行孵化试养。

“养蛇不像打工那么辛苦劳累,但要了解蛇的生活习性,掌握孵化、喂养、保温等养殖技术,避免咬伤,养蛇风险就小。”韦方泉介绍,“一条蛇从孵化到出栏,大约2公斤,投资约120元,而售价达300元左右,收人可观。养蛇不愁销路,价格下降的话,可以不卖。蛇只要有水喝,两个月不吃食物也不会死,是一项稳定增收的‘黄金产业’”。

2015年底,韦方泉养蛇销售额达23万元,纯收入10余万元。2016年,韦方泉挑选第一批养殖的200条蛇作为种蛇继续饲养,并将蛇产下的2700枚蛇蛋进行孵化,同时引进3000条蛇苗,扩大养殖规模。今年,他所养的蛇可产蛋近万枚,加上商品蛇销售,纯收人20多万元没问题。

看到养蛇“钱”景不错,已经搬迁到县城居住并在城里做生意的吞乐屯青年韦松森、韦宇平等人纷纷回乡养蛇,出现了在山里养蛇、在城里生活的景象。

加司村党支部也顺势发动贫困群众参与养蛇,助力脱贫攻坚。韦方年、韦庆昌缺乏养蛇资金,韦方泉先给他们赊了20枚蛇蛋和1000条蛇苗以及饲料,待他们有收入后再收回成本,并无偿提供养殖技术指导。村支书韦柳也带头发展养殖。2018年,韦柳引进1500枚水律蛇蛋进行孵化,并成功孵化出1420条,成为孵化率最高的养殖户。今年12月可出栏800条,预计纯收人10余万元。

目前,在吞乐屯及其周边村落和乡镇,纷纷掀起养蛇热潮。全县现有养蛇扶贫车间6个和37户养殖大户,共养蛇10余万条。仅加司村,养蛇群众已达30户(其中贫困户7户),养蛇4万多条,如果年底全部出栏,预计收入逾千万元。

“玩”养竹鼠,小伙子闯出致富路

六也乡加司村东林屯的韦敏国,今年30来岁。他以前主要帮别人跑运输,现在是当地有名的专业养殖竹鼠大户。

“竹鼠以竹子、 橡草干等粗料为食,养殖成本相对较低,需要劳动力少。”韦敏国说,2014年,自己买回15对竹鼠,“开始拿它们当宠物养着玩”。

一年多后,这15对竹鼠共繁育出300多只。没想到,有一次他外出几天,让他母亲代为管养,结果等自己回到家里一看,这些竹鼠已死了一大片,仅存活146只。

“竹鼠不能进食太多水,老人家不懂喂养,给它们喝水,结果它们患上胃肠炎还互相感染而死;鼠棚里不能大声喧哗,如果它们受到惊吓,会吃掉刚产下的幼仔……”韦敏国谈起自己摸索出来的养殖经验,头头是道。经常东跑西跑也比较累,他决定留在家精心照料存活下来的竹鼠。

说干就干。他在自家三层新楼房的每一层楼里,用水泥、瓷砖搭建起一格格“鼠窝”,在房前屋后的田地里种起竹子、橡草等,解决竹鼠养殖饲料供应问题。同时不断总结养殖经验,并向专家、同行取经,专心搞起特色养殖,现有竹鼠2000多只。这些毛茸茸、胖乎乎的家伙,有的个头比猫还大。

“目前养殖竹鼠的经济效益还不错,一只母鼠每年可繁殖仔鼠10只以上,幼竹鼠4个月至5个月即可繁殖。幼鼠饲养6个月至8个月即可销售,体重可达2公斤至2.5公斤,每公斤售价178元,一只竹鼠可卖到400元左右。”韦敏国介绍,去年,他共卖出200多对鼠种、300多只竹鼠,收入8万多元。

在村干部的动员下,韦敏国决心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并成立养殖合作社,以带动更多的农户通过养殖竹鼠增收致富。

扫一扫,关注

“广西招商信息发布”微信公众号

查看更多的广西招商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