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东山,千年等来悠悠水

巴马投资近7千万元,用时3个月,从岩滩库区引水上山,力解东山乡一万多山区群众千百年来饮水难题——

东山,千年等来悠悠水

12月24日晚,巴马瑶族自治县东山乡江团村可龙屯,60岁的兰正辉有生以来酣畅淋漓地洗了一回澡,足足用掉了3大桶水。搁在以往,他要被全家骂半天。

“为水所困一辈子,终于可以舒服洗个澡。”兰正辉如此“大胆”,是因为清清之水直接引到家中,再也不为用水发愁了。

东山,顾名思义,山多地少,地表无河,千年缺水。从徒步挑水到凿石蓄水,从修建地头水柜到普及家庭水柜,多少年来,祖祖辈辈东山人向“水”而战,但“望天喝水”代代依旧,东山之水始终不来。

“水都喝不上,谈什么脱贫致富奔小康!”今年9月,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巴马投资近7千万元的东山乡供水工程正式开工。仅仅3个月,红水河的水便成功引上险峻的东山,涓涓细流直抵群众家中,困扰东山群众千年的“水愁”,一朝迎刃而解。

东山,跟千年缺水说拜拜!

取水变迁史——

频修水柜难解“望天喝水”之痛

兰正辉有点驼背,他戏谑这是8岁开始挑水落下的病根。

兰正辉小时候居住的江团村可龙屯,仅有6户人家分散于山间,靠几条羊肠小道与外通行。他清楚记得,屯里人每天恒定的生活——一大早安排劳力翻越后山到几公里外的红水河边挑水,除非下雨,否则就揭不了锅。

8岁时,兰正辉就要接过“重担”,成为家里挑水“主力军”。为防摔倒导致竹篮打水一场空,兰正辉模仿其他村民做法,把碗口大的竹筒打通装水,然后用树叶严密封口,或挑或扛往家里搬水。因为当时瘦小,兰正辉只能扛着3节竹筒共40斤左右的水,1个来回3个小时,只为满足一家老小1天的生活用水。

这一挑,就挑到了少年。后来,因为挑水太艰难,且物资匮缺,可龙村民用“土办法”改造天然石缝凿出“水池”蓄水。凿石蓄水虽然减轻了用水负担,但生活依然离不开挑水。

上世纪八十年代,东山乡成立了专业的“水池施工队”,负责在8个村150个屯修建屯级集中大水池。“我们屯建有200立方米的大水池,但每年依然缺水三四个月。”

上世纪九十年代,兰正辉当选为江团村村委会主任,工作重心依然是“水”。当时,政府鼓励群众兴修地头水柜,因指标有限,很多群众甚至和兰正辉“拍桌子”抢指标,他只好“胆怯”地将最后的指标留给自己。

2010年2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河池视察旱情,东山大地兴起修建家庭水柜热潮。当时由政府提供免费水泥和3000元工钱,随后不久,一万多个60立方米大小的家庭水柜遍布东山。但每逢旱季,东山大地依然“喊渴”,“望天喝水”还是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要致富,先治水——

多少人才因缺水逃离东山

2010年,29岁的罗明志带着县领导“要致富,先治水”的重托,从县政府办到东山乡,先后任乡长、乡党委书记。

然而,现实的东山让罗明志感到“恐惧”:因为缺水,东山街竟然没有一家家用电器店,热水器、洗衣机成为东山的稀罕物、奢侈品;因为缺水,当地特色种养、长寿食品加工等产业无从发展,贫穷成为东山的代名词……

缺水,让多少人才远离东山。无数次,罗明志亲历过类似尴尬:卡桥小学好不容易才引进一位自愿报考的女教师,但该教师刚来不久就离开了。问及原因,女老师回应:“水都没有,这种工作宁愿不要!”

乡政府花大力气引进的“巴优农家旅馆”等项目,投资商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甩下“烂摊子”逃离东山:“除非解决水问题,否则投得越多越亏损。”

罗明志终于明白县领导强调东山“要致富、先治水”背后的深意。“干部不在东山洗澡,就是最大的贡献。”罗明志以身作则发出号召,力求把每一滴水都用在刀刃上。为此,东山周末经常出现“干部拎包往城里赶”的盛景,背后系干部们周末赶回城洗澡、洗衣的无奈。

2010年至2015年,东山发起“饮水安全”工程,政府按每人每天35升的标准兴建屯级集中供水工程;2016年,借助脱贫攻坚“东风”,东山在条件较好的文钱、优雅村实施“提水工程”,让200余户村民提前过上有自来水的“新生活”。

为解决乡政府周边单位、学校的用水难题,东山乡每年还“抠”出100万元实施抗旱应急供水工程。然而,售价70元/方的“高价水”依旧杯水车薪,让乡政府苦不堪言、难以为继。

“没有水,东山就仅仅是一座山。想要打赢脱贫攻坚战,东山再也经受不住缺水的折磨了。”眼看全国脱贫大业成功号角步步逼近,东山乡党委、政府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砸锅卖铁也要干”——

3个月力解万余群众“千年愁”

“东山是红色革命老区,又是瑶族同胞聚居地,脱贫攻坚岂能落下东山人?”市委常委、巴马县委书记王军曾在多个场合为东山“雄起”鼓劲,“砸锅卖铁也要干成这件千年难事,让东山群众尽早喝上放心水。”

其实,东山一山之隔,便是碧波荡漾的岩滩库区。何不借鉴“南水北调”的经验,将岩滩水库水引上东山,根治缺水千年难题!

经过反复调研,多番论证,巴马县委、县政府主动作为,及时汇报,并得到上级的批复和支持。今年9月,总投资6829.44万元的东山乡供水工程正式动工。

该工程要修建泵站5座、高位水池2座、水厂1个,提水扬程为525米,最高落差为744.6米,输水管网长达256公里,同类施工难度全国罕见。

项目负责人张金辉介绍,为早日解决群众饮水难题,施工方配备了4个高级工程师、1个施工专家、3个硕士专业人才长驻驰援。3个月来,专家团队带领200余名工人克服种种困难,甚至采用原始人力加班苦干,这才成功地将红水河水引上“弄中千方高位水池”,再分流到各村屯的调节水池,最后流进东山乡的千家万户。

仅用3个月就竣工通水,该项目缔造的“东山速度”解决了东山乡卡桥、江团等7个村,以及大化瑶族自治县北景镇弄冠村16335人的千年饮水难题。

一水激活万水流——

布局产业发展满怀信心奔小康

水造万物。千百年来,东山人终于首次享受到了“有水”的幸福。

“想起小时候挑水的种种磨难,真想一次洗个够。”12月24日晚,兰正辉勇敢地踏出“有水”新生活的第一步。

12月25日,位于江团村弄牙屯的东山水厂,众工人正在热火朝天地作业,一台132千瓦的水泵在卖力抽水,哗啦啦的红水河水经过消毒后“流上”陡峭的东山……

“以前农户家都是敞开式水柜,既不安全,水质也不卫生。”张金辉介绍说,为保障安全,施工单位根据人口基数为各村屯重新翻修、兴建了封闭式的调节水柜,自来水实现“取水点—消毒池—调节水柜—农户家”封闭式输送,保量保质根治了东山群众饮水难题,“曾经被群众奉为宝贝的传统水柜可以作古了。”

接通“母亲河”为东山的未来插上了“翅膀”。据罗明志介绍,虽然东山仍属于深度贫困乡镇,但水通了,群众生活生产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用水也有了重要的保障。“想不到东山‘有水梦’实现得这么快,想不到国家扶持脱贫攻坚的力度这么大,我们有信心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

罗明志所言不虚。记者连日走访发现,东山街已经有商户开始布局从事家用电器销售行业,曾经闲置的“巴优农家旅馆”等项目也重新摆上了开发议程……

12月25日,东山乡政府组织各村委召开了一次工作会议,工作人员破例为每位参会者发了一瓶会议用水。看到村干们“想喝不敢喝”的疑虑,有乡干高声调侃:“喝呀,怕啥,我们东山再也不缺这瓶水!”

东山缺水真的一去不复返了!领悟过来后,会场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笑声……

扫一扫,关注

“广西招商信息发布”微信公众号

查看更多的广西招商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