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为果农在采摘百香果。 杨峰 摄
12月23日,笔者在东兰县三弄瑶族乡红雁引飞特色产业示范基地看到,数百亩砂糖橘今年迎来了盛果期。果场负责人黄贵东说:“我们果场共有350亩,今年挂果250亩左右,产量50万公斤到60万公斤,还剩100亩将于明年挂果。”
眼下,正是橘子、百香果等特色水果采摘旺季。果农们这几天正忙着采摘和装运,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果农脸上。黄贵东表示,今年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去年,他们的销量是25万公斤左右,今年预计35万公斤至40万公斤。
目前,在东兰镇板逢村和切学乡板烈村等百香果种植园区,当地农民正忙着采收第三批成熟的百香果。“春节就要到了,这个季节采收的‘黄金百香果’很抢手。现在正在采收、包装,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各地。”切学乡板烈村纳努屯百香果种植户牙振介绍。现在,全乡百香果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平均亩产保持在1500公斤,批发价保持在每公斤10元以上。
近年来,东兰县依托资源优势,围绕创建广西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的目标,把发展“三特”水果产业作为脱贫攻坚和石漠化治理的重要抓手,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水果产品,实现了错季生产、错峰上市和错位发展,有效提高水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017年,该县制定出台了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发展种植适销对路的优质水果品种,通过培育水果产业发展示范大户、带头人,合理引导群众大力发展芒果、龙眼、葡萄、沃柑、优质百香果等“三特”水果产业,使其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东兰镇板逢村驻村第一书记路昌明说:“我们村的水果主要为东兰、巴马两县4家超市供应,预计2019年为板逢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以上。同时,还可以解决我村不方便外出务工的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
截至目前,全县共种植核桃28.9万亩、“三特”水果8.5万亩、板栗32.5万亩。2019年,预计全县“三特”水果总产量达3.2万吨,产值7800万元,“三特”水果产业已成为该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扫一扫,关注
“广西招商信息发布”微信公众号
查看更多的广西招商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