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与治愚并重 输血与造血结合
罗城着力提高脱贫质量
去年以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坚持治穷与治愚、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着力提高脱贫质量,斩断穷根。去年,该县预计有32个贫困村摘帽、2.39万多人脱贫。
治穷与治愚相结合。该县把教育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措施,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去年新建的罗城凤凰小学在去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使凤凰寨、老乡家园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移民子女实现就近入学。通过公开招聘、特岗计划、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共补充义务教育各类教师346人,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力量不足问题。
认真落实教育资助政策,继续全面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受益学生28867人。精准发放学前教育免保教费、普通高中学生国家助学金等各类学生资助金。截至11月底,累计发放各类资助金3106万多元,受助学生53423人次;为全县3628名贫困大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发放贷款金额2706.96万元。
狠抓控辍保学,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依托县中等专业学校办学优势,举办了3期面向初中生的职业教育培训,参加学生300多人。安排38名中重度残疾儿童入校随班就读,定期对89名残疾儿童开展送教上门活动。
输血与造血相结合。该县以实施河池市“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工程为契机,制定出台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扶持贫困农户大力发展县级“5+2”和村级“3+1”特色产业,确保群众有稳定的、可持续的收入来源。目前,全县有核桃12万亩、油茶11万亩、糖料蔗19万亩、桑园8万亩、“三特”水果14万亩、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基地10万亩。全县养牛总量3.8万头,规模以上养牛企业(合作社)50多家。全县发展县级特色产业覆盖率为93.03%。
积极创建“扶贫车间”,促进就业。同时,推进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在全市率先购买第三方服务开展低保动态核查,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把入户调查关、低保审核关和民主监督关,确保城乡困难群众享受国家低保政策,全县农村低保覆盖率从年初的4.3%提升到10.13%。
扫一扫,关注
“广西招商信息发布”微信公众号
查看更多的广西招商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