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首页 > 宜州 > 文章页

宜州党建引领脱贫有力量

带动致富 提升服务 多元发展

宜州党建引领脱贫有力量

近年来,宜州区坚持强基固本筑堡垒,整体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能人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引领群众在脱贫路上“阔步向前”。

党建“组团”带动致富。该区丰富和深化“党建+”工作模式,使党建工作与基础建设、村集体经济、产业扶贫等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统领、干部骨干带头、党员示范带动作用,聚焦精准扶贫“四大战役”“四场硬仗”的重点和难点,以贫困村优势产业为依托,发挥企业组织的经营优势和孵化作用,采取“长短结合、长短互补”和“支部+能人+基地(合作社)+公司”发展模式,不断增强党员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和能力,帮助贫困村发展扶贫产业,成为推动脱贫攻坚的一支“生力军”。2019年,该区通过“党建+脱贫”探索消费扶贫经济发展模式,销售贫困村农副产品180多万元,带动18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800多户贫困户增收。同时,针对2020年预脱贫的14个村极度贫困村占比大、基础设施仍然薄弱、脱贫任务艰巨等实际情况,该区于今年2月底组建14支脱贫攻坚突击队,71名队员奔赴安马古直、祥贝长峒、福龙高山等14个预脱贫村,全力以赴决战脱贫攻坚。

党建“嵌入”提升服务。该区将党建工作嵌入产业发展中,通过大力实施“党旗引领脱贫·先锋带动攻坚”“党旗领航·电商扶贫”行动计划,切实加强发展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2019年,该区培育和表彰27个“标准支部”、29名“标杆支书”、98名“标兵党员”。同时,该区将党建工作嵌入村党支部、屯级党群理事会和乡村振兴建设工作中,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服务功能,深化“党领民办、群众自治”基层治理机制,通过支部带、党员带、党建带等方式,引导农户转变传统种植模式,发展特色农业标准化生产,开辟脱贫致富新途径。2019年,该区大力实施“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工程,成立新型经营主体1004家,其中村民合作社210家、重点龙头企业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04家、家庭农场74家,培育党员脱贫致富带头人749人,有效提升村、屯党组织在推动乡村发展中的示范引领和创业带富作用。

党建“孵化”多元发展。该区为村集体与企业搭建融资、担保、加工等平台,创建村级集体经济孵化基地;引导村集体成立股份制企业,倒逼村集体主动作为;采取龙头企业引领、能人申办项目、合作社自主经营等方式规范运营,助推村民合作社向现代化乡村振兴企业转变。去年,该区210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4万元,2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今年,该区计划将83个村集体经济项目纳入基地孵化,并举办首届集体经济创新创业大赛,有11家优质企业获奖,吸引40家企业进驻孵化基地。

扫一扫,关注

“广西招商信息发布”微信公众号

查看更多的广西招商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