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首页 > 罗城 > 文章页

罗城写好创新文章提升脱贫信心

经过4年持续脱贫攻坚,全县累计有8.2万贫困人口脱贫

罗城写好创新文章提升脱贫信心

近年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认真写好“创新”文章,举全县之力,聚万众之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升脱贫攻坚信心。经过4年持续脱贫攻坚,全县累计有8.2万贫困人口脱贫、63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2.21%。

创新“补短板”模式,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4年来,该县累计整合资金46亿元投入脱贫攻坚。打好义务教育保障战役,全县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以上。打好基本医疗保障战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医保,所有村级卫生室全部达标。打好住房安全保障战役,累计实施危房改造和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共1.6万多座(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万多座),解决6万多名群众住房安全问题。打好饮水安全保障战役,建设家庭水柜239座,集中供水工程776处,解决20多万名群众饮水难题。

创新产业扶贫模式,筑牢贫困群众增收基础。该县立足本地实际,创新实施油茶、“三特”水果、糖料蔗、桑蚕、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等“十大百万”扶贫产业模式,确保群众有稳定、可持续的收入来源。截至目前,全县特色产业面积达280多万亩,覆盖农户93.03%。中国毛葡萄(仫佬·罗城)示范区、四把镇明亿万亩油茶种植示范区、龙岸金玉柚产业核心示范区获认定为自治区三星级示范区,全县创建各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累计达232个,实现大产业“顶天立地”、小产业“铺天盖地”。

创新“一办四中心”管理模式,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投资10.5亿元,建成安置房2800多套,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搬迁入住1.23万人。成立易地扶贫搬迁管委会,设立“一办四中心”综合职能机构,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管理,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创新多元化发展村集体经济模式,持续巩固发展成果。创新探索建设产业楼、建设门面出租、入股分红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十大模式”。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约1.9亿元,争取上级党费和后盾单位支持400多万元,按照极度贫困村250万元、深度贫困村200万元、一般贫困村150万元、非贫困村100万元的标准,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2019年,全县141个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达4万元以上,其中,收入达10万元以上的“明星村”有22个,占15.6%。

创新电商扶贫模式,打通农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该县以获得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的契机,创建罗城电子商务创业园,积极培育发展中欧鲜农电子商务公司等电商扶贫企业,打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仫佬侬”品牌,通过“互联网平台+网上商铺+线下渠道”销售农特产品,为农户销售农产品累计8000多万元,带动6000多户贫困户发展产业。目前,罗城电商企业已发展到50多家,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137个,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

创新对口帮扶模式,扩展社会扶贫广度和深度。该县积极争取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深圳市等对口帮扶支援,从资金援助、产业帮扶,到物资捐赠、消费带动,再到劳务协作、带动就业,帮扶模式呈现多样化,对口帮扶结出累累硕果。其中,获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安排项目资金2.64亿元,支持罗城21个林业项目建设,受益贫困人口3.66万人,生态林业对精准脱贫的贡献率达44.6%;获深圳市帮扶资金2.07亿元,实施教育卫生、农村道路、安全饮水、危房改造等项目127个,创建“扶贫车间”83家,累计带动3.45万人脱贫,贡献率达42.1%。

扫一扫,关注

“广西招商信息发布”微信公众号

查看更多的广西招商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