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好水通幸福来
—— 环江县极度贫困村脱贫攻坚扫描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驯乐苗族乡山岗村和龙岩乡达科村是区定极度贫困村,群众居住分散、交通闭塞、生态环境脆弱、生产生活条件落后,是该县脱贫攻坚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以前我们拿东西出去卖,要凌晨4点多出发才能赶上集市高峰期,去晚了集市就散了,东西卖不掉,下午赶回到家天都黑了。”家住驯乐乡山岗村平为屯的黄万恒说。
平为屯地处驯乐乡北部,四面环山,村头泼彩似的层层梯田依山而上,错落有致。虽然地处偏远,但该屯林业资源丰富,每户至少有50亩以上杉木林。但是,唯一通往外界的崎岖泥泞山路,阻断了一代代苗族村民们的希望。由于路太差,村民们卖出杉木的价格一大半花在运费成本上,得到的经济效益较低。
为解决村民行路难问题,2018年,由山岗村委接至平为屯的8.9公里村级水泥路开工建设,投入资金713万元,于当年12月底竣工并投入使用。
“走了大半辈子坑洼不平的山路,运输农产品让我们费了不少周折,建房材料成本高。”贫困户梁美列说,今年他建房时得到政府危改补贴及粤桂帮扶补贴共4万多元,卖杉木又得10万多元,争取今年把贫困的帽子摘掉。
路好水通幸福来。在龙岩乡达科村肯菌屯,纵横交错的供水管网,将一股股清澈的山泉水送到该屯的68户村民家中。“拧开水龙头就能喝上甘甜的自来水,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近60岁的玉奶管说,“还没通自来水的时候,人畜饮水都要用桶到村头挑回来。”
据达科村驻村第一书记黄登嵩介绍,达科村饮水问题一度让村“两委”头痛,一旦遇到干旱月份,饮水便成为村民们最棘手的难题。目前,达科村已有18个屯的饮水问题得到解决,还有11个屯在枯水期用水不足。为此,该村决定对11个屯的蓄水池及供水管网进行改造升级。
“现在家家户户都通了自来水,再也不用到村头挑水了,枯水期也不用担心水不够用,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怀。”肯菌屯村民玉桂平说。
据悉,环江县今年计划实现24个贫困村(含深度贫困的非贫困村)脱贫出列,减贫人口1.42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5%的目标。2018年,该县下达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项目资金1704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604万元,自治区资金100万元;规划建设农村饮水工程156处,巩固提升受益人口27642人,其中贫困村34个,贫困人口6102人。2019年,该县根据脱贫攻坚工作部署,继续加大对极度贫困村的资金投入,在道路、饮水、危改等基础设施项目投入资金5008.9万元,不断补齐基础设施薄弱短板,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让极度贫困村的群众生活有了盼头、脱贫有了基础、致富有了希望。
扫一扫,关注
“广西招商信息发布”微信公众号
查看更多的广西招商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