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路上追梦前行
—— 金城江区脱贫摘帽系列报道之二
2019年5月,金城江区捧回了自治区党委政府颁发的“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奖牌,并获得3000万元奖励。沉甸甸奖牌的背后,是脱贫攻坚战中金城江区3000多名党员干部的担当与实干——正是这个敢于追梦的群体,担负起脱贫攻坚主力军的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金城江区委书记覃生贤说,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该区不断激发广大党员敢于担当实干的精神,凝聚起全区党员干部投身脱贫攻坚的巨大能量。
在脱贫攻坚战中,金城江区的党员干部勇于担当、敢于作为,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所需,找到贫困的根源,针对问题所在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用“绣花”功夫给出2018年整区脱贫摘帽的满意答卷。
牢记使命,当好脱贫攻坚主力军
“把最好的干部派到一线,让党员干部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力军,带领群众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覃生贤的话语,释放出金城江区脱贫攻坚的决心和信心。
区四家班子及其他处级领导包干联系全区128个行政村,到点到位督促指导开展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选派318名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含工作队长、分队长)驻村,全面负责脱贫攻坚工作;3043名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子,实现对贫困群众帮扶全覆盖……金城江区倾尽全区组织力量投入脱贫攻坚,誓用“汗水”换来群众“笑颜”。
“既然来了,就安下心来,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吃点苦也没算啥,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带领群众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才不辜负组织的期望,才对得起第一书记这个响亮的称号。”驻村之初,韦继繁在《驻村日记》里这样写道。
2015年9月,河池市广播电视台办公室主任韦继繁被选派到长老乡那维村担任第一书记。每月驻村25天以上,一天到晚跟群众打交道,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村级安全饮水示范工程、教育“薄改”、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带领村“两委”班子、贫困户代表外出“取脱贫经”,积极联系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发展养殖……3年多来,韦继繁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
2017年,那维村完成整村脱贫摘帽。2018年,该村全部贫困户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精准识别时的27.8%降至0%,同时实现村集体经济“零的突破”与群众增收致富“双丰收”,村集体经济达7.4万元。
脱贫攻坚路上,“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3年多来,一个个像韦继繁一样的身影牢记使命、扎根基层,追梦于金城江的山野田间,带领群众抓党建、促发展、惠民生,用实实在在的成绩,让村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创新制度,党员干部“静下心、沉下身”
建不建新房?这个问题,困扰了六圩镇龙谷村内塘屯贫困户潘一弟很久。全屯40户人家,就他们家没有稳固住房。镇里和帮扶单位干部反复入户动员,潘一弟仍举棋不定。
2018年6月6日,覃生贤夜访龙谷村,与潘一弟促膝长谈:“党和政府这么关心贫困群众,你们还有什么顾虑?”“危改资金3万元,差不多可以建一层了,今后有困难,我们帮你解决。”“现在生活这么好,天天都有贫困群众起新房,天天都是好日子啊!”
2018年9月,潘一弟的新房建成,他逢人便说:“多亏了覃书记的开导,不然我哪有勇气去做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到脱贫攻坚的一线、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火热实践中历练,经受考验,磨练党性,增进群众感情,增强做好工作的本领。”覃生贤介绍,党员干部夜访(下访)制度,正是金城江区党员干部深入脱贫攻坚一线的创新举措。
扫一扫,关注
“广西招商信息发布”微信公众号
查看更多的广西招商信息内容